为了保证电子产品能够稳定、可靠地长期工作,必须在装配前对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验和筛选。在正规化的电子整机生产厂中,都设有专门的车间或工位,根据产品具体电路的要求,依照元器件的检验筛选工艺,对全部元器件进行严格的“使用筛选”。使用筛选包括外观质量检验、功能性筛选和老化筛选。
外观质量检验是对元器件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的步骤。其一般标准包括以下几点:
1. 外形尺寸、电极引线的位置和直径应符合产品标准外形图的规定。
2. 外观应完好无损,表面不应有凹陷、划痕、裂口、污垢和锈斑,外部涂层不能有起泡、脱落和擦伤现象。
3. 电极引出线应具备光洁的镀层,无压折或扭曲,没有影响焊接的氧化层、污垢和伤痕。
4. 各种型号、规格标志应完整、清晰、牢固,特别是元器件参数的分档标志、极性符号和集成电路的种类型号,其标志、字符不能模糊不清或脱落。
5. 对于电位器、可变电容或可调电感等元器件,在其调节范围内应活动平顺、灵活,松紧适当,无机械杂音;开关类元件应保证接触良好,动作迅速。
各种元器件用在不同的电子产品中,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,除上述共同点以外,往往还有特殊要求,应根据具体的应用条件区别对待。
在业余条件下制作电子产品时,对元器件外观质量的检验,可以参照上述标准,但有些条款可以适当放宽。而且,有些元器件的毛病能够修复。例如,元器件引线上有锈斑或氧化层的,可以擦除后重新镀锡;玻璃或塑料封装的元器件表面涂层脱落的,可以用油漆涂补;可调元件或开关类元件的机械性能,可以经过细心调整改善,等等。但是,这绝不意味着业余制作时可以在装焊前放弃对电子元器件的检验。
在正规的电子整机生产厂中,对元器件的外观质量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。只有保证元器件的外观质量符合要求,才能确保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因此,在生产过程中,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,确保每个元器件都符合要求,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品质和性能。
总之,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是确保电子产品稳定、可靠地长期工作的重要步骤。无论是在正规化的电子整机生产厂还是在业余条件下制作电子产品,都应该重视这一环节,确保元器件的外观质量符合要求。这样才能保证电子产品的品质和性能,满足用户的需求。